在2025年的女篮亚洲杯上,中国女篮的比赛已经落下了帷幕,尽管队伍最终获得了季军,但其中却充满了遗憾和争议。在颁奖仪式上,王思雨的仰头痛哭触动了无数球迷的心。对于王思雨来说,这次的亚洲杯无疑是充满了失落与无奈。
身为同为后卫的李缘,她在比赛中的出场记录似乎更加稳固。在五场比赛中,尽管有三次得分记录为0,她依旧是首发的固定人选。反观王思雨,则始终被主教练宫鲁鸣压制在替补席上,鲜少获得出场机会。
作为首发球员的李缘,尽管五场比赛仅累计得分8分,且场均得分仅有1.6分,但她仍然保持了首发的位置。相较之下,王思雨虽然常作为替补出场,但却贡献了令人瞩目的表现。特别是在季军争夺战中,尽管只有16分钟的出场时间,她却能高效地贡献出19分、7篮板以及7助攻的全面数据,成为赛场上的得分王。
从团队的角度看,宫鲁鸣教练对李缘的信任似乎有着深厚的理由。李缘年仅25岁就已经参加了两届奥运会,拥有丰富的大赛经验。教练希望利用她的速度来消耗对手的主力后卫,并让她与韩旭、张子宇等核心内线进行更多的磨合。
然而,比赛的实际进程却并不如人所愿。李缘在进攻端的表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持球单打的能力几乎为零;而在防守端,她又常常成为对手的突破口。相反,王思雨即便只能获得有限的出场时间,也能够通过精准的传球激活双塔战术。
在面对日本队的半决赛中,宫鲁鸣的双塔战术被对方的小快灵打法完全克制。日本队利用挡拆后快速外切三分,全场命中率高达47%。由于双塔移动缓慢,导致多次漏人。末节追分阶段,双塔更是被弃用,宫鲁鸣的临场指挥受到了广泛的质疑。而王思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女篮与决赛失之交臂,她在替补席上的痛哭令人心碎。
从能力上看,尽管王思雨与李缘相比年龄上处于劣势,但她的突破分球和关键球能力明显优于李缘。这次亚洲杯的经历是否会让宫鲁鸣对队伍的战术安排有更多的思考?或许王思雨的眼泪能够唤醒宫鲁鸣教练对阵容调整的思考吧。这也成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。
